發布日期:2011-11-03
發布人:
管理員
瀏覽次數:5702
晉東南古建筑:散落在鄉間的飛檐
主要景點:晉城和長治市的一些古建。
人們熟知山西有王家大院、喬家大院,氣派的院落的確賺到了不少唏噓的聲音。但當他們掛上鮮紅的燈籠,披上醒目的橫幅,端莊地坐到游客面前,任人回旋觀望,卻少了那份能夠打動人心的靈氣,文化的味道也越來越淡。脫離了群眾,脫離了生活,變得僵硬,除了震撼無法給人一種感動。
試著走進晉東南,看看那些散落在鄉間田野的古代建筑,晉中的大院古建筑主要體現的是人們的一種生活觀,而晉東南的廟宇古建則主要反映了人們的精神信仰世界。趁著這些國家級的保護單位還沒來得及披上華麗的外套,趕快去欣賞一下還帶著鄉間塵土的原汁原味吧。
這里點幾個經典之處:
周村東岳廟獨特的朵殿建筑
很大的一串院,在一個高崗上一字排開,遠遠的就能看見高聳的鐘鼓二樓。現在被糧站和農家占用著。主要的看點是朵殿的屋頂:懸山前面加有抱廈,但從正面看,又象是歇山。東面的朵殿不施補間鋪作,而西面的有補間鋪作,并施斜拱。
澤州李寨三教堂精美的木雕
這里的木雕作品可是響當當,算是殿堂級別的,也被一些古建專家稱之為中國木雕博物館,從門樓到戲臺到拜庭的雀替和梁額部位,隨處都是非常精美的木雕作品,從數量、樣式、精致程度上來說都是堪稱一絕的。還有拜廳上方是七個木傘狀的藻井,也是別處看不到的精美作品。
澤州關帝廟百人雕柱
關帝廟最有價值的是兩殿前的四根滾龍柱和四根人物石雕柱,雕刻十分精美。尤其是人物雕刻,從天神到百姓,到歷史掌故,幾百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,這樣的雕柱在一般的廟宇里很難見到,也充分領略了晉作石雕的風采。
澤州岱廟斷臂石獅
什么不說,光門前一對斷臂石獅足夠吸引人眼球,石獅本身就很清瘦,不像我們平常見到的那樣雄壯魁梧,有點像豹子,再加上斷掉兩只前臂,真有點維納斯的殘缺美,難怪有人戲稱“維納獅”。還有院子里的舞樓也是赫赫有名,平面呈正方形,建在一米多高的臺基上;內部梁架用抹角疊木八卦形木構架藻井,元代風格,及其的精巧別致,只是來訪的人大都只能從門縫里窺視一下,因為常常鐵鎖把門。
古堡上的圣母玫瑰堂
這里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“歐式古堡建筑”,卻是座天主教堂,修建于一整塊磐石上,從遠處登高觀望,宛若一艘威武雄壯、整裝待發的航船,正翹首昂視,即將駛入波濤洶涌的大海,不過現實的古堡下面是農民的莊稼地。
實會大云院的壁畫與石刻
實會大云院是中國僅存的四座五代木構建筑之一,這可是對學建筑的人不可錯過的教學實例。里面的遺構、壁畫、石刻都是些年代久遠的藝術杰作,納悶的是為何沒有被更多人知道呢,不過這也是種保護辦法。
民間大規模的沁縣南涅水石刻
一千多件佛教題材的塔式雕刻品,以白砂巖雕鑿而成,時代最早的為北朝,并出自民間匠師之手,而且大都由香客信士捐資建造,是云岡、龍門石窟所無法比擬的。